金融界网站讯 一到年初,资本市场上就要有一波医疗题材炒作,但是今年的题材让人十分纠结——“毒疫苗”。本应交由正规企业全程冷链运输、储存的疫苗,被无任何药品经营许可的犯罪嫌疑人置于普通仓库的常温环境,冰柜冻制的冰排是唯一制冷措施。而这批非法经营人用疫苗大案,持续5年、涉及25种人用疫苗、流向18个省市、涉案金额约5.7亿元……
接种未经2℃-8℃存储冷链运输的疫苗,首要风险是无效免疫,而是否引发其它病症反应,甚至因为接种无效疫苗产生病症如何索赔,即便是现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因此疫苗问题屡屡成为医药行业的“火药桶”。金融界网站记者采访一位医药从业人士,他表示此次事件涉及的并非是疫苗制假售假行为,疫苗都是正规生产的,而问题所在是非法经营和违规储存疫苗行为,虽然看上去与医药公司没有太多干系,但疫苗经营和流通管理规定不严,把关不到位问题显露无疑!
东吴证券(601555,买入)医药分析师洪阳对金融界网站记者表示了他的担忧:“虽然此次问题疫苗出在经销商与疫苗贩子的黑色产业链上,但是对疫苗公司来讲可能要面对政策严打出台。在重整经销商渠道、追踪疫苗信息数据、实施批签发制度方面,不仅是监管层的责任,疫苗公司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变化,尤其是二类疫苗,必定要做到从源头把关。因此疫苗类上市公司还是存在负面因素的,并要为市场环境的肃清付出相应代价。”
我国的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国家免疫规划中的疫苗品种作为一类疫苗,全部由接种单位上报接种计划,国家统一免费分配发放;需自费接种的二类疫苗,则可由具有相关资质的疫苗经营企业向疾控机构或接种单位直接提供。据警方信息,山东“毒疫苗”案25种涉案疫苗均为二类疫苗。
在资本市场上,“毒疫苗”事件也开始发酵,因为涉及虚构疫苗销售渠道,沃森生物(300142,买入)紧急停牌,而冷链概念股因为得到市场关注股价大涨,金融界爱投顾的投资顾问绿荫梧桐【查看他的主页】指出,疫苗问题引发资金追逐冷链概念,并开始波及部分上市公司,其储运过程中的冷链技术设备受到市场资金关注,3月22日午后以生产冷柜储存的澳柯玛(600336,买入)快速被拉升封住涨停,带动板块个股活跃,烟台冰轮(000811,买入),大冷股份(000530,买入),艾迪西(002468,买入),汉钟精机(002158,买入)等均出现异动。
但投资顾问对于冷链概念的热点延续信心并不强烈,因为正规疫苗经销商已经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冷链储运系统,而非法疫苗贩子很难在政策管控和医药公司排查下存活,冷链产业并无实质性的增量市场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