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2015年净利增0.5% 新型零售金融成“盈利担当”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姜建清看来,工行业绩主要支撑点有三个板块:一是做好风险管控;二是做好零售、资管、投行业务;三是继续做好国际化、综合化业务。其中,后两者在去年表现不俗。姜建清称,(后两者)已成为工行盈利贡献的重要部分。

本报记者 杨志锦 实习记者 廖丽颖 北京报道

2015年,工商银行(601398.SH;1398.HK)实现净利润27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5%。工商银行在3月30日晚间发布的年报披露了上述业绩。相比2014年,2015年净利润增速降低4.6个百分点。

“面对着一系列的挑战,工商银行还是取得了一个良好的经营业绩。”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在30日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会努力争取一个令人满意的业绩增长,包括盈利表现。”

在姜建清看来,工行业绩主要支撑点有三个板块:一是做好风险管控;二是做好零售、资管、投行业务;三是继续做好国际化、综合化业务。其中,后两者在去年表现不俗。姜建清称,(后两者)已成为工行盈利贡献的重要部分。

资产质量方面,工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呈双升的态势。按五级分类口径统计,2015年末,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795.1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比上年末上升0.37个百分点。

3月初,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工商银行等25家金融机构的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为负面。30日的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姜建清表示:“现在有不少评论指出穆迪是误判,未来银行业的发展会证明穆迪对中国银行业的判断是错误的。”

不良率1.5%

工行披露,2015年工行实际新投放的信贷总量达到2.76万亿元,其中新增境内人民币贷款8808亿元,同比增长9.1%;存量贷款到期收回后的移位再贷1.88万亿元。

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后者带来信贷周转速度的加快、信贷结构的调整优化、信贷业务资本应用的节约,有效地支持了经济的转型升级。

此前,央行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央行信贷投放2.51万亿,创历史记录。外界也关注工行1月信贷投放的情况。行长易会满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工行前两月信贷增量为2200亿,基本与去年持平。

2015年末,工行不良贷款率已升至1.5%,低于银行业平均不良率0.17个百分点。2015年末,工行的拨备覆盖率为156%,已接近监管要求的150%的最低要求。

“这一个拨备水平大大高于许多国际上的大型银行,同时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依然非常强劲,因此中国商业银行资产的质量是可控的。”姜建清表示。

分行业来看,工行制造业及批发和零售业不良贷款余额增加较多。从地域分布看,长三角、西部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不良增长较多。

工行在年报中表示,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主要是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企业经营困难,而西部地区还因为煤炭等价格下跌影响较大,资源型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出现违约。

姜建清表示,不良贷款的处理有很多方式,最重要的方式还是自身组成不良贷款处置的专门团队,专职处理不良贷款。这其中也有各种的手段,包括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贷款批量处理、债转股等。

新型零售金融业务增势强劲

姜建清在业绩发布会上介绍,大零售、国际化、互联网业务已成为工商银行盈利贡献的重要部分。

年报信息披露,工行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业务收入359.10亿元,猛增73.7%。其中私人银行业务收入106.42亿元,增长201.6%。年报还披露,工行私人银行客户数达到6.2万户,增长44.8%,管理资产规模超过万亿元。

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型零售金融业务等增势强劲,日益成为重要的盈利支撑,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发挥了盈利稳定器的作用。

国际化方面,截至2015年末,工商银行已在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04家机构,其中123家分支机构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的18个国家和地区。

年报显示,境外机构实现税前利润31.66亿美元,剔除当年新并购机构,净利润可比口径增长12.2%。换言之,工行海外机构去年的利润增速远高于全行利润增速。

姜建清还表示,e-ICBC战略已经给工商银行带来非常好的业务发展空间和回报,e-ICBC也极大地推动了工商银行的转型。工行披露,“融e行”目前已有1.9亿的客户基础,“融e购”全年交易额超过8000亿元。

此前,21世纪经济报道曾报道工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侯本旗和产品创新部总经理薛鸿健已离职。二人均为工行互联网金融核心部门,对于“e-ICBC”战略推进和实施起到重要作用。二人离职后,工行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亦值得关注。

(编辑:闫沁波,如有意见或线索,请联系yanqb@21jingji.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工商银行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