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11月底,浙江省以323家境内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第二。这其中,按证监会门类行业统计的制造业企业占比超过7成,股权结构为民营控股的企业占比接近8成。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些不利因素显现,但浙江上市公司仍能专注主业、积极求变,努力破解发展中的难题。
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浙江上市公司在税收、就业等方面也对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体现在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占地方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税收贡献稳步增长、就业人数与薪酬等指标持续增长等方面。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指出,地方政府要加强产业政策引导,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压缩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转型转产。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实施战略性重组,带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形成优强企业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事实证明,立足于民营中小企业居多的现实,浙江省政府积极落实国务院、证监会有关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各项举措,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传统制造业积极有为
记者调研发现,浙江省四分之三的上市公司属于传统制造业,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市场竞争加剧、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企业发展一度遇到困难和挑战。但是,浙江上市公司不等不靠、主动求变,努力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出现了一些可喜变化。
有些公司通过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和人才引进等手段,不断做实主业。如盾安环境战略投资遨博科技,设立苏州MEMS传感器研究院,牵手上海交通大学进军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布局“传感器+智能工控部件+机器人”的高端智能制造产业;横店东磁通过设备自动化改造和技术优化等,提高产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超预期盈利。
同时,浙江上市公司利用互联网布局新兴产业,探索多元化经营,使企业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如金固股份设立全资子公司特维轮,采用“B2B+O2O”运营模式,帮助企业从钢制滚型车轮制造企业全面切入汽车后服务市场;盈峰环境通过收购宇星科技,进军环保领域,把其打造成上市公司的核心支撑业务,实现环保+风机的双轮驱动。
浙江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中,更有不少坚守主业并取得卓越成效的。如伟星股份“20多年如一日”深耕于钮扣、拉链、人造水晶钻等细分领域,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钮扣生产企业之一、国内服饰辅料行业的龙头企业。从其2016年半年报来看,公司拉链业务实现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13%,出口业务实现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31%;在稳定发展主业的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卫星导航等第二主业,市场前景看好。
2015年末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占全部上市公司的四分之一,实现净利润约占全部总额的三分之一,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浙江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此外统计显示,浙江省已有近50家民营上市公司聘请外部经理人作为公司董事长或总裁,实际控制人退居幕后,重点把握战略谋划,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浙企转型“四条路”
上市公司是支撑浙江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也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先行军。2015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遭遇冲击和挑战,浙江上市公司主动思变,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平台作用,谋求企业新的增长点。据统计,2015年全省共有171家上市公司实施并购重组355次,涉及金额1619亿元,交易家数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55.02%和190.51%。
浙江上市公司主要借助“四条路子”整合升级。第一,通过跨国并购配置全球资源。如均胜电子用超过11亿美元收购海外汽车资产,布局智能驾驶。停牌3个月后的2016年2月3日,公司公告拟定增募资计划,通过新设立的美国全资子公司Knight合并美国公司KSS,并拟与公司控股子公司共同收购德国TS道恩的汽车模块化信息系统及导航辅助驾驶等业务,均胜电子有望成为汽车安全、车联网领域的全球顶级供应商。此外,广博股份3.3亿美元收购汇元通100%股权,同时定增募集配套资金12.4亿元,公司将由此布局跨境贸易支付服务业务链。
第二,通过产业转型,实现华丽转身。如杭钢股份谋求“钢铁+环保+电商”,2015年底公司将半山基地关停,随后启动重大资产重组工作,作价24亿元置出与半山钢铁相关的账面值为负的三项资产,同时作价92亿元置入宁波钢铁100%股权、紫光环保87.54%股权、再生资源97%股权、再生科技100%股权,向特定对象募集配套资金28亿元,置入相关环保、金属贸易电商等平台项目。
第三,通过资产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整合、跨界多元化发展等措施,壮大企业规模。如物产集团作价105亿元整体上市,2015年9月方案获证监会核准后,物产集团成为浙江首个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实现整体上市的国有企业,业务扩展至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服务,实现了流通、金融、实业的战略协同和联动发展;再如传化智联针对实体公路港网络建设以及O2O物流网络平台升级等资产重组行为,开启公司双主业协同发展的业务格局;又如卧龙电气以16.8亿元收购南阳防爆集团60%股权,进一步拓展公司在国内电机市场的业务范围。
第四,借道借壳上市,对接资本市场。如申通快递拟169亿元借壳艾迪西上市,此次重大资产重组如获批,艾迪西将从一家主营阀门的制造企业变为上市快递公司,并有助于提升申通快递的综合实力与行业地位。
打好经济优化“组合拳”
浙江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已初见成效,涉及过剩或落后产能的21家企业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3.45%,2016年一季度以来继续下降,去产能效果明显;2015年末浙江省非金融上市公司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由24.64%同比降至21.07%;同期省内11家房地产上市企业存货金额同比下降4.51%,去库存已显成效;省内上市公司2015年股权融资1331亿元,整体降低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5个百分点,去杠杆有举措;同期省内上市公司研发支出247亿元,同比增长16.71%,平均研发强度2.48%,高于全国的1.91%,补短板有所提升。
尽管如此,浙江省政府有关部门仍关注到近年来浙江省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运营成本仍居高不下,并购重组风险苗头有所显现,且部分违法违规案件有所增多等,未来依然需要持续推进结构调整,落实各项改革举措,打好“降成本”和帮助企业转型升级的组合拳。
相关文件显示,为打好组合拳,政府部门今后要继续推进“浙江省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等基础性工作,推动浙江更多创新型企业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PO)、新三板挂牌、浙江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方式对接资本市场;梳理浙江现有上市公司资源,鼓励通过兼并收购、资产重组等形式,激活“半休眠”上市公司;鼓励上市公司积极探索使用定向增发、优先股、公司债、永续债、可转债、可交换债、绿色债等新型债券工具,努力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通过落实各项涉企惠企政策,推进“营改增”政策落实,降低企业税负,优化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财富分配关系等。
针对并购市场出现的规避监管、非法套利等问题,2016年证监会已再次修订《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从“资产总额、资产净额、营业收入、净利润、股份”等五大量化指标完善了借壳认定标准,取消借壳配套融资并延长控股股东的锁定期限制,限制大股东的减持套现行为,强化了对炒壳行为的制度规制。同时,作为证监会一线执法部门的浙江证监局,也根据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不断加大对并购重组行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并购重组的决策程序、信息披露以及内幕知情人登记制度执行情况等进行重点核查,对利用“忽悠式”重组进行虚假信息披露、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等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对市场热衷炒作的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和VR等行业的跨界并购,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督促公司完善信息披露、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等方式强化监管力度,以确保注入资产的质量,切实保护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合法权益。并购重组监管新政的实施将有效遏制并购重组监管套利、规范并购重组市场,引导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同时也将促进市场估值体系的理性修复,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进一步支持优质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其落实关键在于完成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资本市场本身是致力于优化资本高效配置,具有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先天优势,随着浙江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浙江省企业利用好资本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仍大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