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消费市场红红火火、年味浓郁。除夕至正月初六(1月27日至2月2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40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11.4%。
值得关注的是,居民消费升级不断加速,春节消费也出现了新的亮点,尤其是品质消费和“互联网+”对消费的带动日益显著。春节期间,网办年货、网络订餐等线上线下消费加快融合,定制出游、拼车返乡等个性化共享型消费受到热捧。消费越来越注重品质,崇尚健康,追求时尚、彰显个性。
从网购食品这一细分领域也可看出消费升级的趋势。亚马逊中国日前发布的年度“吃喝白皮书”显示,中国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更注重营养和品质,在搭配上更看重健康平衡的饮食;在生鲜方面,进口高品质的肉类及海鲜产品成为餐桌新宠,消费者购买生鲜品类的丰富程度大大提升;进口直采葡萄酒销量持续走高,中餐搭配葡萄酒逐渐成为节日家宴的新趋势。
消费升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去年下半年以来,高端消费快速崛起。以高端白酒为例,春节期间,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供不应求,价格水涨船高。
强劲的高端消费也拉动海参、阿胶、虫草等高端消费品价格提升。海参与高端白酒都属于餐饮消费,受“三公消费”受限等因素影响,二者从2012年起都陷入价格持续下滑的境地。特别是海参价格,从超过200元/公斤一度跌到约80元/公斤。不过,从2015年起,高端白酒出现明显复苏,海参价格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强劲反弹,至今涨幅达六成。
阿胶的价格近年来一直是“涨涨涨”。去年11月17日,阿胶龙头企业东阿阿胶进行了2016年以来的第17次提价。公司公告称,根据公司布局阿胶全产业链的战略目标,结合市场供需情况,经研究决定,自公告之日起,公司重点产品东阿阿胶、复方阿胶浆和桃花姬阿胶糕出厂价分别上调14%、28%、25%,零售价亦做相应调整。
业内人士表示,消费升级的加速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最根本的是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居民财富不断积累,国内消费已经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节点。数据显示,2015年,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左右,一些东部沿海城市超过10000美元,中高收入消费人群正在聚集。
随着消费升级的加速,很多国际奢侈品牌的境内外价格差也在缩小,以推动销售,享受中国消费升级加速的红利。2015年,Chanel率先缩小价差,Cartier紧随其后,Burberry、Prada等品牌也纷纷表态跟进。汇丰银行分析师Rambourg称,部分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增长,其实是来自海外消费人群转移回到境内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