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成交金额最高的个股比较出人意料,居然是这只钢铁股!
传统行业的股票好久没有如此风光了。
复牌后的宝钢股份全天成交26.4亿元 为两市最高!
在停牌一个多月后,宝钢股份终于复牌,不过这次加上了吸收合并的原武钢股份的股份,形成了体量更为庞大的宝钢股份,总股本较合并之前增加34.36%。
复牌后的宝钢股份大幅高开,至收盘大涨7.50%,全天成交26.4亿元,创下该股近一年多来的天量,该成交额亦为今日两市最高。
按照今日7.31元的收盘价计算,宝钢股份总市值达到1615.7亿元。
宝武合并“钱”景几何?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公司经营层面,二是从投资者角度。这方面可以参考一下A股此前几起吸收合并案例。
据记者了解,近些年来A股吸收合并的案例并不算多,且主要集中于上市国企,但从经营业绩上看,合并后的效果差异甚大。
最近一起影响力巨大的吸收合并案为中国南车吸收合并中国北车,该项合并案在2015年完成。
数据显示,南北车合并后,作为承继方的中国中车2015年度实现净利润118.18亿元,较上一年度南北车合计净利润有所增长,但增幅不到10%,应该来说,合并对当年公司整体业绩上的提升并不显著。
2015年,招商蛇口拟换股吸收合并招商地产再上市,是近年来又一起规模较大的吸收合并案例。从合并效果来看,正式合并的2015年,招商蛇口实现净利48.50亿元,而2016年的经营业绩,公司预计将实现净利约93亿元~98亿元,同比增长91.75%~102.06%,业绩提升非常明显。对于出现此种变化的原因,固然有招商蛇口的大本营深圳房价、地价等上涨的因素,公司合并后资源的有效整合或许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不过,A股史上也出现过吸收合并后的公司经营绩效不但未提升,反而由此走下坡路的案例。
2008年,攀钢钢钒吸收合并攀渝钛业、长城股份(更名为“攀钢钒钛”,即现*ST钒钛),但合并当年公司就亏损4.54亿元,2009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5.51亿元,其后数年虽有盈利,但相比其规模而言,实属微利水平,及至2014年和2015年,又连续两年出现亏损,终被“披星戴帽”。另据公司公告,预计2016年度仍将亏损60亿元~63亿元,根据中小板上市规则,如果披露的2016年经审计的最终年报确实出现亏损,公司将被暂停上市。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公司吸收合并未必一定能带来经营绩效的提升,宝武合并后,企业的经营绩效能否得到提升同样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一方面,行业景气度有可能影响合并后公司业绩;另一方面,合并后公司各组成部分之间能否有效发挥规模优势,真正做到 “1+1>2”,还需要公司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否则可能还是会陷入“大而不强”的境地。
从宝武合并后上市公司股价表现来看,宝钢股份和退市前的武钢股份股价都明显跑赢同期大盘,而今日复牌后的大涨相信也是合并带来的前景的利好反馈。后续是否继续走好,一方面既有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另外,前期市场表现是否透支这种预期也值得留意。
一个例子是,的南北车在合并之前,因存在合并预期,基本上是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最强势的两只中字头股票,但在2015年下半年股市退潮之际,中国中车亦成为当年跌势最猛的中字头股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