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技术:小业务强平台助力业绩提升 “双王”初现曙光

来源:证券时报 2018-08-28 09:46:0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8月18日,汇川技术(300124)公告2018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24.73亿元,同比增长27.66%;实现营业利润5.53亿元,同比增长13.66%;利润总额5.54亿元,同比增长27.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6亿元,同比增长15.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58亿元,同比增长25.62%。

报告期内,通用自动化和新能源汽车以29%和96%的同比增速,成为重要的增长动力。净利润增速不及营收增速,主要系公司在多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和营销力度;以及产品收入结构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压力等原因导致整体毛利率小幅下滑。公司归母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5.62%,远高于过去三年同期增速,印证各项业务持续向好,前期投入开始转化为回报。

多家机构的研究报告指出,在智能装备领域,公司已经形成完备的产品体系,掌握数十个细分行业中数百个解决方案,成为行业进口替代的领军企业;新能源汽车及轨交业务快速发展,有望延续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策略,保持新能源客车和物流车的良好发展势头,逐步扩大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占有率; “双王”愿景已经初现曙光。

各业务板块持续增长

2018年上半年,一方面中美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金融去杠杆的资金压力持续。多家机构认为,虽然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好于预期,工业企业盈利和现金流改善,制造业投资企稳回升,但整体经济环境难言乐观;聚焦核心技术、发掘进口替代空间的装备制造企业,将穿越周期,获得持续成长。

分业务板块看,汇川技术通用自动化业务2018上半年实现营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29%。公司继续抓住制造业结构性增长的机会,深耕行业应用工艺,持续优化行业线运作,通过坚持“行业营销+技术营销+品牌营销”,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在空压机、纺织、机床、起重、空调制冷和煤矿等传统设备制造行业,公司通过行业专机与多产品解决方案,获得较快增长速度。在手机、锂电、触摸屏(TP)、硅晶圆半导体和机械手的新型设备制造行业,公司以伺服系统为核心,打造具有工艺特色的多产品综合解决方案,并成为行业进口替代的领军企业。在港口、电力、化工、造纸和冶金等终端用户(End User)项目端,公司以高效、绿色为突破口,把握行业升级改造的机会,持续为客户提供基于工艺的传动变频解决方案。

电梯一体化业务继续保持了收入稳定,2018上半年销售收入5.52亿元,同比增长约8.57%。报告期内,在提升品牌和市场占有率方面,公司以跨国企业为中心,立足国内、辐射全球;在产品竞争力上,以控制及驱动产品为核心,向系统级解决方案产品延伸;在市场拓展上,一方面打造智慧电梯,贯穿电梯后市场;另一方面,探索立体停车领域,基于同源技术向新市场延伸。

值得注意的是,立体停车设备制造行业受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且面临经济结构转型,城市交通建设、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等利好因素。公安部交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全国私家车保有量达1.8亿,58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百万;有券商测算,在渗透率10%的情况下,到2020年,立体停车设备市场空间有望达到8000亿元。

在电液伺服方面,2018上半年,公司电液伺服事业部+伊士通团队合计完成销售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20%。报告期内,公司深耕通用液压注塑机、油压机、压铸机行业,培育全电注塑机、折弯机、立式机行业,提供有竞争力的电液、混电、全电系统解决方案;其中,在通用液压注塑机行业聚焦大客户,提升电机配套率;在全电注塑、油压机行业,聚焦行业工艺和系统解决方案。

工业机器人整机出货量约800台;整机销售、上海莱恩及南京汇川实现收入超过6000万元,同比增长超过160%。公司围绕“核心部件+整机+视觉+工艺”的策略,积极推进机器人整机与核心部件的开发工作。SCARA机器人基本完成系列化,可以满足负载3千克~20千克,臂长300毫米~1200毫米的应用场合;定位引导类视觉产品开始推向市场,锁螺丝、点胶的工艺解决方案取得进展。在主要市场方面,公司持续聚焦五大新型设备制造行业,深挖应用工艺,加强工业机器人与工业视觉的深度耦合。

在新能源汽车业务方面,公司在客车、物流车领域的收入快速增长,新能源乘用车持续突破。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96%。

新能源客客车领域,公司聚焦战略客户和优质项目,据电动汽车资源网统计,公司战略客户宇通客车上半年完成新能源客车销量8765辆,市场占有率接近24%,成为公司主要增长动力。此外,为应对补贴力度不断下降的影响,公司正在加快新一代集成式控制器的开发,并加强成本控制。新能源物流车领域,公司T-BOX批量专车,高速单减平台项目批量销售;公司围绕行业技术变化趋势和物流运营生态链的特点,积极探索新能源物流车商业模式,打造高性价比、轻量化、网络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新能源乘用车领域,部分定点车型实现批量销售,第三代动力总成预计年底推向市场,搭建新一代电控、电机、减速机、电源等技术与产品平台。针对国内客户,公司以电控、电源、动力总成产品为切入点,聚焦核心客户,争取定点和批量销售,有机构认为,目前公司整体配合整车厂跟进研发的产品在十余套以上,在吉利、广汽、长安等车企中进展较显著。针对国际客户,公司以电源、电控电机部件为突破口,利用中国供应链与快速响应优势,寻找项目机会。

在轨交业务方面,继实现“走出苏州”的战略目标后,控股子公司经纬轨道参与多个项目投标,并在苏州地铁、贵阳地铁项目、北京亦庄有轨电车取得进展。考虑到轨交行业需要根据交付情况分期确认收入,报告期内经纬轨道新增订单金额5.59亿元(含税),确认收入的订单金额4582.42万元(含税),报告期末存量订单10.26亿元,大部分将在2019至2021年分期确认收入。

平台构架日渐清晰

双王愿景初现曙光

2018年初,公司提出打造“小业务、强平台、大公司”的行业营销2.0新模式。小业务,指通过市场细分,在每个小业务中做专做精,并持续不断跟踪业务发展趋势,持续为客户提供价值。强平台,要求小业务关注下游的下游,为终端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形成一个全产业链的营销模式。最终,通过专注于小业务、向小业务下游延伸,成就大而强的公司。今年以来,公司成为智能装备行业进口替代的领军企业;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国内领先;公司的 “双王”愿景已经初现曙光。

公司的下游客户行业分散,大类行十几个,细分行业几十个,应用场景成百上千,各个行业对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要求都有自身特点。由于始终聚焦市场需求,公司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工控自动化产品体系,包括伺服系统、控制系统、变频器、工业视觉、总线技术等产品,覆盖从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到传感层的各个方面,产品线形成较为完整的网络。在此基础上,公司将产品线打包,形成“产品+工艺”的系统解决方案。公司通过“行长制”和产业链营销的战略,不断积累下游细分行业的Know-how,已经拥有行业解决方案160多种,实现了跨行业发展和市场占有率的突破。多家机构认为,公司布局的市场广度,已经超过了主流外资企业,公司具备长期发展的动力。

新能源汽车为公司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这也是公司走出传统工控领域,依托同源核心技术和平台优势,行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新能源汽车“三电”产品等级要求更加严格,性能的安全性的要求也相应会提高。公司一直注重技术的研发投入和积累,是国内首家通过ISO26262认证的电控企业,成果落地指日可待。

基于行业细分的平台化发展模式,容易出现人力资源快速跟进以及随之而来的成本上升,但公司在成本控制上效果显著。报告期内,员工人数的较快增长推动了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7.2%,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3.2%,但是两者均低于营收增速,使得归母扣非净利润增速与营收增速的差值缩小至2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大幅改进。在研发投入上,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1930人,同比增长28.32%,人员占比25.41%,同比增加0.5个百分点;研发投入3.46亿元,同比增长25.57%,营收占比14.01%。从目前看,公司所在的通用自动化、电液伺服、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进口替代空间依然巨大,研发投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红利。随着公司在本土龙头地位的巩固,当前的费用的短期增长,有能力在未来几年转换为良好的业绩贡献。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在管理方面也取得较好成效。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拟定多元化激励方案,推行廉洁诚信活动,建设高管下基层机制,优化新晋干部培养计划。供应链管理方面,推进采购体系变革,推行精益生产体系,预计年内建成10多条自动化生产线,完成部分信息化中控中心建设和新MES切入。6月27日,公司与国际知名半导体公司英飞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智能制造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全面拓展合作范围,在新应用研发与产品规划等方面展开早期合作,不断优化产品,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付与上市周期,从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成本效益。(CIS)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汇川技术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