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金融界】华夏幸福顾强:未来需要通才,人才的上升通道需要进一步疏通

来源:金融界 作者:曹静 2020-06-12 14:51:1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金融界:好的,谢谢您。然后我接上面这个问题,就想问一下您,其实人才培养对我国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然后未来是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顾强:这个题目很大。因为我们实际每个人都是人才,只是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靠人。所以我昨天在做一些研究,就是说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不是我研究人工智能,我是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研究。我发现,中国的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人员,总量上比美国多,但是高端的比美国少。比如说这个博士数量我们比他们少,这是我们知名的国际级顶尖人才数量比较少。根据国际上的研究,我们中国本土占全球的AI的顶尖人才大概占9%,如果加上海外华人大概19%,当然美国最明显的。再比如说我们的专利数量很多,机器学习、视觉、图像、自然语言处理等等这些领域的专利的总量我们远远大于美国。但是我们看到专利质量,高质量专利还非常地稀缺。所以我们数量有了,质量不行。那么这里边实际上涉及到多个层次,比如我们从AI的最顶级人才说,一个标志就是哪些人获得了图灵奖,哪些获得了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这些获得了在算法等等方面具有标志性的奖,如果我们从这些标志性的东西来看,中国的优势很不明显。

中国优势在于人口基数大,所以研究人员的基数大,我们内需的市场广阔,我们有全世界最丰富的应用场景。但是我们人才短缺和结构的问题还是很突出的。所以我认为我们的人才是多层次的,每一个层次上都有它自己的问题。比如说我们一般做组装加工的、农业生产的可能工匠精神不够。再比如说我们研发人员的顶尖人才数量不多、质量不高。

如果我们把人才分成不同层次的话,我认为中国的每一个层次都有每个层次的问题,有制度问题,有教育培养模式问题,也有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社会导向的影响问题。我过去也做过一个研究,就是中国的工科博士的培养问题,我发现中国的文科博士培养比工科博士要多,经济学博士很多,中国需要经济学博士吗?也许需要。但是中国更需要工科的博士,因为它真正解决了我们发展的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所以我认为对中国来讲,在每阶段要研究每一个层次的人才,到底是什么制约了他们进一步上升的通道,上升的空间。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就是说我们的人才呢,还有一种就是我们需要(融合性人才),需要通才,需要更具有战略能力的,不是说我光是机器挖掘的人才,我需要,比如说我的机器视觉跟我的汽车融合等等。跟国际上来比,我们的专才、兼才,融合人才、通才,这两种人才都缺。所以我认为,在人力资本上,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在更多的文化、社会环境,在制度以及政策多个方面发力,才能逐步解决我们的人才的迫切问题。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华夏幸福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