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中国银行(601988.SH;03988.HK)发布2015年年报。财报显示,中行2015年税后利润为1794.17亿元,同比增长为1.25%,较2014年8.22%的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资产质量方面,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3%,较2014年末的1.18%有所上升,其不良贷款率冲高,主要发生在上半年:2015年6月末,中行不良贷款率就已升至1.41%。
尽管如此,中行的运营依旧处于改善的轨道上。2015年,中行非利息收入占比30.65%,同比上升了1.02个百分点;国内监管口径下的成本收入比28.30%,同比下降0.27个百分点,说明运营效率亦在提高。
不良拨备覆盖率接近监管“红线”
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与多数大银行类似,中行2015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较大水平下滑。
2015年,中行营收总额为4739亿元,较2014年仅增长了3.9%,而2014年营收增长约为12%;2015年中行净利润1794.17亿元,同比增长1.25%,较2014年的约8%增幅亦大幅收窄。
相应地,中行净息差持续承压,其水平从2014年的2.25%降至2015年的2.12%,下降幅度为13BP,中行解释导致该结果的原因是:境内人民币客户贷款收益率下降。
在资产质量方面,中行在过剩产能等重点领域的风险控制依旧颇为严格。目前产能过剩行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的贷款余额分别为1634亿元、3095亿元和3424亿元,三者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31%、0.04%和0.80%,均处于较低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中行即将正式上任的首席风险官潘岳汉在业绩发布会上提前亮相,并对不良贷款处置、过剩产能行业化解等问题进行解答。
据潘岳汉介绍,2015年中行加强了风险监测和预警,主动清退不符合宏观调控方向的行业和客户,并建立重点地区重点督导机制,综合采用现金清收、重组、批量处置、核销等多种措施,创新清收模式,“全年共化解不良资产1044亿元,同比增加328亿元。”
“2016年,我们提出了风险管控三项措施。一是进一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二是充分借助我行多元化平台,利用市场化手段,千方百计化解存量不良,目标是整体化解规模将不低于2015年(约1044亿);三是强化目标管控和重点地区督导,梳理‘僵尸’企业清单,实施差异化的管控措施。”潘岳汉说。
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中行在现金清收、批量转让、核销、重组上调等化解不良贷款的措施上,规模分别为347亿元、320亿元、193亿元和155亿元,较2014年均大幅上涨。
随着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的加大,中行的风险覆盖能力开始承压,2015年中国银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037.77亿元,资产减值准备余额 2,006.65 亿元,期末中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153.30%,相对银监会150%的监管红线,几乎已处于“贴地飞行”的状态。
海外资产规模逾4.8万亿
中行海外业务继续以较快速度扩张。去年,中行提出“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战略,而相关业务亦在快速落地。
年报数据显示,中行海外资产规模于2015年末达到4.83万亿元,较2012年末的3.14万亿,增长了54%,在中行集团中的总资产占比升至27.01%。相应地,海外税前利润占比亦在持续提升,由2012年的18.59%提升至23.64%,且海外机构的不良率仅为0.17%。
财报显示,2015年中行海外机构实现利润总额87.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7%,对集团利润总额的贡献度为23.64%,比上年提升0.66个百分点。
“一带一路”方面,据中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中行的海外机构已覆盖46个国家和地区,包括1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行提出将对沿线国家在3年内授信规模达到1000亿美元,截至2015年末,已完成的授信规模为286亿美元。跟进重大项目约330个,意向性支持金额约870亿美元,并在国际市场成功发行首只“一带一路”债券。
“2016年国际、国内经济仍然处于一个深度调整期,金融环境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增长的下行、银行资产质量也存在很多压力。”中国银行行长陈四清在业绩说明会上说道,“与此同时,我们更要看到我们的机遇,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入推进、重大国家战略全面实施、国民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也为中国银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编辑 闫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