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601988.SH,03988 .HK)首单不良资产证券化(简称ABS)产品,落地时间正在临近。
5月9日晚间,中行发布公告称,目前正在筹备参与不良ABS试点的相关工作,并披露了中行以往年度不良贷款及其处置情况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将出现在中行不良ABS产品的相关说明书中。
此举被市场人士视为中行首单不良ABS产品落地的前哨。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此轮不良ABS的破冰之作有望于5月份落地。
中行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末,中行集团不良贷款总额1308.9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04.03亿元,不良贷款率1.43%,比上年末的1.18%上升了0.25个百分点。
中行此次披露的数据显示,中行境内分行2015年全年共化解不良资产1044亿元,同比增加328亿元。其中,不良贷款本金回收金额为1013亿元,利息清收金额为17亿元,以及已核销收回金额14亿元(详见图表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本金回收方面,批量转出的金额增长迅猛,2015年达到320亿元,增长了近7倍,已成为本金回收里最大的组成部分。而在此前,排在首位的还是“现金回收”。
“经济下行期,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压力很大,而相比其他处置方式,批量转让效率高,也比较省事,所以过去几年各大行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的规模增长都比较快。”某国有大行地方分行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但因为批量转让只能转给资产管理公司,而资产管理公司容量可能已经吃不下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银行主动通过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化解不良资产。”
在不良ABS重启之际,监管部门近期亦祭出大旗,带来的效果,发展利好的局势。
根据市场人士对银监会4月28日下发《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的通知》(银监办发[2016]82号)的解读,82号文堵上了“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这一银行信贷资产出表的最方便但也最难监管的通道,压缩了银行的出表空间,并把这项业务往更透明、更市场化的资产证券化引导。
“资产证券化是比较复杂的结构化金融,银监会通过把‘旁门’堵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逼银行走上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正道’。”某券商固收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但是不良资产证券化短期内应该很难成气候,主要面临市场培育、成本较高、市场不成熟、定价难等多重问题,短期不太可能成为主流模式。”上述券商人士说。
(编辑:李伊琳,邮箱:liyil@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