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网站讯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4月28日晚间,海信电器发布2017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7.03亿元,同比下降5.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9亿元,同比下降49.53%,公司称是材料成本上涨及规模下降。净利润骤降市场用脚投票,节后第一个交易日5月2日,海信电器开盘跌停,跌停打开后不久又很快封死跌停。
盈利骤降
一季报显示,海信电器营业收入67.03亿元,同比下降5.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9亿元,同比下降49.53%。在营业收入没有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是什么导致了净利润的大幅下降?
金融界发现,2017年海信集团斥资一亿美元成为了2018年FIFA世界杯官方赞助商,而上市公司海信电器承担了3000万美元权利使用费,并于2017-2018年向海信集团支付。海信电器表示将相应增加期间费用,预计将影响净利润3000万美元;同时预计也将会对规模提升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具体影响数据暂时无法预计。3000万美元合计人民币约2.07亿元。一季报中对该笔款项并无反应,海信电器称净利润的下降是因为材料成本上涨及规模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海信电器本季度营收为51.54亿元,营业成本为48.81亿元,上期分别是52.95亿元和46.93亿元,营收减少,营业成本增加1.89亿元。
现金充裕却大规模融资
海信电器一季报显示,公司目前投资支付的现金为27.27亿元,当期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21.6亿元,同比增加736.11%,海信电器解释称理财到期收回增加,投资收益则为2768万元同比增加972.12%,分析人士对金融界网站记者表示,投资收益的大幅度增加与理财到期同步,应为理财产品期末结算收益,可以推算海信电器的理财收益为1.3%。在大笔现金理财的同时,海信电器也在大规模的融资,海信电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表显示,海信电器筹资现金流入21.11亿元,筹资现金流出8568万元,融资成本约为4.05%。
海信电器关于委托理财进展的公告表示,公司以自有闲置资金用于理财,投向的理财产品分别为华泰证券紫金尊享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工商银行共赢3号理财产品,中国银行中银智荟理财计划。记者查询到华泰证券紫金尊享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自2016年10月成立以来,收益为-0.22%;工商银行共赢3号理财产品显示,扣除销售手续费、托管费,产品到期后,若所投资的资产按时收回全额本金和收益,则客户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可达到3.45%;中国银行中银智荟理财计划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预期收益为4.5%,超过预期收益率为产品管理费。与融资成本相比,理财产品产生的收益无法冲抵融资成本。
大股东精准减持
海信电器第二大股东海信电子此前在3月10日-3月13日两个交易日内,通过证券交易所的集中交易减持5,876,202股,占海信电器股本的0.45%。海信电子的法人是海信电器董事长刘洪新,周厚健等106名自然人是海信电子的第一大股东,同时,海信电器董事长刘洪新、监事长陈彩霞、董事林澜等人均在海信电子的管理层之列。海信电子的减持也被媒体报道称是高管曲线减持。不只是大股东减持,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证金公司)也在减持,从海信电器披露的定期报告来看,证金公司2016年至今的持股变化为:2016年一季度增持940.87万股,2016年二季度减持910.87万股,2016年三季度增持203.75万股,2016年四季度增持355.25万股,2017年第一季度减持1379.63万股。证金公司的持股从2016年末的1.98%减少到2017年3月31日的0.93%。
而此次海信电器的净利润骤降市场并无预期,海信电器未发过2017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在海信电器一季报发布前,海信电器发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海信电器2016年度实现营收318.3亿元,同比增长5.4%,实现归母净利润17.6 亿元,同比增长18.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8 亿,同比增长25.4%,多家券商称海信电器业绩符合预期,并给予增持评级。
而对于2017年一季度的业绩,市场根据中怡康统计数据可以窥见一部分,中怡康统计数据显示,海信1月份销售额占有率17.7%,2月份销售额占有率19.28%,3月份销售额占有率18.4%,因2月份销售级数低,统一按销售额占有率17.4%计算,中怡康数据一季度全国彩电销售额366亿元,奥维数据全国销售额389亿元,按最低计算,海信一季度国内销售额为63.68亿元。海信去年国外全年销售额97亿,半年销售额39.9亿,今年公开报道称海信一季度国外销售量增长45%多,推算今年一季度海信海外销售额为23亿元,海信一季度总销售额为86.68亿元。海信电器一季报显示母公司海信销售额为67.62亿元,相差22%。
海信电器第二大股东海信电子的减持发生在3月份,不由让投资者怀疑是否海信高管事先知道一季度海信电器净利润骤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