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国企改革计划很丰富,但还没有讲到国有高科技企业该怎么改。我希望有关部门把国有高科技企业单列出来,尽快拿出改革方案。因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甚至有时竞争就在朝夕之间,这批企业的改革等不起。”全国人大代表、海康威视董事长陈宗年如此表示。
作为A股市场最具代表性的白马股,高科技企业海康威视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在视频监控市场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并在“人工智能(AI)+安防”应用领域捷足先登。另一颇具“含金量”的数字是,海康威视上市以来,累计分红高达107亿元。
剖解海康威视的发展之道时,陈宗年的答案是:民企机制+国企定力+技术创新。
谈国企改革:高科技国企应单列改革方案
国企改革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作为明星公司海康威视的掌舵人,陈宗年的观点鲜明而清晰。
“国家发改委在《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中,对国企改革作了很多安排,例如怎样整合、怎样混改、国有企业应该做哪些领域等问题都阐述得非常清晰,我们很受鼓舞。但是,还没有讲到国有高科技企业怎样改革。”陈宗年在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说,“我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把国有高科技企业单列出来,拿出改革方案。”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陈宗年想为更多的国有高科技企业诉求发声。陈宗年认为,现有的混改意见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但更多是针对垄断行业、大企业,希望通过股权结构的改变,来优化这些公司的经营结构。混改的各种条条框框设计得非常严密,对高科技企业的适用性却有限。因为国有高科技企业跟传统的国有企业有所区别,这些企业有其特殊性,发展更快。
“当今科技飞速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激烈。高科技企业若是没有单独的改革方案,或是等混改试点以后再做改革,就太慢了,这批企业的改革等不起。”陈宗年说。
在他看来,高科技国企改革的主要问题不是混改,而是监管放权,减少事前审批。“事前审批要‘放’,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让高科技企业的经营机制更加灵活和市场化。”
陈宗年表示,高科技企业最大的特点是围绕“人”,人才是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因此要在人才的激励机制方面下更大的力气。
谈员工激励:突破体制限制 员工成“合伙人”
外界经常称海康威视是一家“不像国企的国企”,海康威视从成立伊始就引入了外部民营资本,成为国有控股企业中少有的中外合资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创新的基因与生俱来。除了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外,海康威视的跨越式发展,也跟员工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密不可分。
海康威视于2012年、2014年、2016年实施了三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总计授予对象近5000人次,覆盖了从高管、中层到基层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的核心人才队伍,并且以业务骨干作为主要激励对象。
2016年,公司实施核心员工跟投创新业务机制,员工设立的跟投平台成为互联网视频(萤石)、汽车电子、海康机器人及其他创新业务的股东,大量核心员工成为与公司创新业务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事业合伙人。跟投计划突破了原有国有企业员工激励的限制,成为市场化竞争国企改革创新的重要试点。
“员工跟投,是海康威视改革创新的一大亮点,它参照了民企的激励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员工创业拼搏的热情。”陈宗年说,在海康威视的创新业务上,公司和员工以6:4的股权比例共创子公司,使一大批核心员工和技术骨干成为 “合伙人”。
“这么多年来,海康威视的发展就是用了民企的机制和国企的战略定力,坚持走技术创新的发展路线。”陈宗年说,海康威视每年的研发投入约占营收的7%至8%,“持续改革,持续创新!这八个字缺一不可。”
谈资本市场:应坚持价值投资 不随风起舞
今年初,国务院国资委在央企、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明确提出,2018年要坚持以提升内在价值为核心的市值管理理念,依托上市公司平台整合优质资产,抓好亏损上市公司专项治理,不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市值超过4000亿元的海康威视,是A股市场最具代表性的白马股。但陈宗年说:“关键还是要‘勤练内功’,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公司的质量和内在价值提升了,市值就会有所体现。”
在股东回报方面,海康威视2016年度分红为每10股派现6元送5股,派发的现金红利约36.92亿元,占2016年净利润的49.74%。自2010年上市以来,公司每年都有现金分红,金额占净利润约三成,近两年的比例提高至近五成。截至2017年底,公司累计派现金额约107亿元。
“视频监控行业经历了前期的高速增长后,增速有所放缓,进入了中速的稳定发展期。但人工智能的应用,再一次打开了行业的天花板,让我们看到了更大的上升空间。”在陈宗年看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将进入智能化时代,海康又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因为信息化的发展规律是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海康威视的前两步已经做得很好,在智能化方面,也有先发优势。”
据他介绍,海康威视在数字化阶段掌握了编解码技术;在网络化阶段,掌握了视频网络存储、网络传输技术。面对智能化浪潮,海康威视从2006年就开始布局人工智能,10多年来已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和中心计算等多方面掌握了核心技术。
“从投资角度看,我认为还是应该坚持价值投资,不随风起舞,才能成为赢家。”陈宗年表示,未来市场会更关注企业的实际价值,市值会跟企业价值相匹配。
谈未来发展:AI Cloud有望引领整个行业
处于行业领军地位的海康威视,行进在一条从“看得见”到“看得懂”的升级路上。
在AI与安防应用结合方面,海康威视是当仁不让的先行者。去年10月,公司发布了智能物联网“海康AI Cloud架构”,旨在从产品到解决方案全面引入AI技术。
“AI Cloud有望对整个行业起到引领作用。”陈宗年告诉记者,AI Cloud是根据安防行业的技术演进和业务发展需要,结合物联网、AI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而产生的,它不仅仅是技术架构,更重要的是一种行业发展理念,是智能物联网的基础设施、数据、平台、应用等的融合。AI Cloud遵循“边缘感知、全网认知、按需汇聚、分级应用”核心理念,可以将智能芯片、智能分析、深度学习、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串起来,解决物联网智能应用上的问题。
“目前,公司从政府、企业、民用消费等不同领域,根据AI Cloud的边缘节点、边缘域、云中心三层不同的业务应用需求,重构智能物联网的应用体系,从中必将产生更多新的智能物联网的应用服务于各行业的业务,开拓新的机遇。”陈宗年表示。
“海康威视已具备了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是在质的提高上。”陈宗年说,海康将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围绕人工智能进行技术和产业群布局;二是,海康要打造成行业内世界第一品牌;三是,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进行全球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