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王玉玲
所谓战略,通常是站在十字路口时的选择。28年来,华泰证券的成功,得益于过往每次在十字路口时的选择几乎都是对的。当下,社会各界对其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寄予厚望,这也是华泰证券自成立以来遇到的最重要的十字路口。
建国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最大的动力,来自于中国老百姓改变命运的勤劳与智慧。这在华泰证券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下正值华泰证券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这一制度将设立执行委员会,负责日常经营管理,不设总裁、副总裁岗位,一举突破了国资券商高管的任免制度,也有望打开国内证券业在全球范围内竞争的空间。
毫无疑问,华泰证券再次来到十字路口。好在28年一路走来,华泰证券最擅长的就是在十字路口做抉择。在大浪淘沙、剧烈波动的证券业,模糊的正确已属不易,华泰证券却能做到精确的正确,受益于此,该公司从跟随者、超越者,成长为在部分领域的领跑者。
在证券业火热并购的十字路口,华泰证券选择拥抱并购。2005年和2006年,华泰证券抓准时机,先后闪电托管亚洲证券、收购控股联合证券。2016年,华泰证券成功收购美国前三的统包资产管理平台AssetMark,该平台近日已在纽交所挂牌。
在证券业引入移动互联的十字路口,华泰证券选择拥抱互联网。2010年,该公司率先推出移动理财APP“涨乐”。2014年,推出新一代理财APP“涨乐财富通”。借助互联网开户交易佣金“万三”的战略,华泰证券经纪业务份额在2014年跃居行业首位,并一直保持到今天。
在证券业新一轮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华泰证券再一次选择了变革。自2018年,正式启动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完成了非公开发行,引入了阿里巴巴和苏宁等战略投资者。迈向全面市场化的组织机制,试点职业经理人制度即是其中的一个选项。
过去十余年,华泰证券成功通过了整合联合证券、移动互联转型、组织架构变革等考验。其中每一次整合、转型或变革放在其他券商身上恐怕都难以推进,但为何华泰证券能够全方位、不间断地主动自我变革,走出舒适区?
这与华泰证券高层精准的战略抉择息息相关——给予下属试错机会和时间赢得了空间,用近乎偏执的定力战胜了颠覆业务模式时的质疑。
当然,在连续多年打造全业务链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华泰证券已形成了异乎寻常的凝聚力。一个可以证明的例子是,凡是有利于宣传公司品牌和业务的新闻,华泰证券几乎可以做到全员微信朋友圈转发,这在证券业非常少见。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与华泰人的日常奉献分不开———上至管理层,下到员工,自愿加班、凌晨处理公务等司空见惯。“看到公司越来越好,大家越来越铆足干劲,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有华泰证券员工这样说。
当然,优异的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有待开创。当国企管资本的改革、证券业公司治理市场化改革、高级管理人才市场化定价和选拔的聚光灯再次聚焦在华泰证券身上时,未来华泰证券的每一个举动都值得各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