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一个重要经济体的市场是这样濒临死亡的。
短短一周时间,全球最重要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之一——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竟面临着“流动性枯竭”并连续暴跌的窘境。如果一定要寻找类似的案例,1995年的日本阪神大地震期间的日经225指数期货市场以及2001年遭受“911”恐怖袭击的美国市场也许可堪比较。
然而与他们不同的是:这一窘境的源头却是市场监管层自己,他们正在亲手扼杀仅仅降生5年的股指期货市场。
笔者接触的各领域人士,无不对这种粗暴的处理方式感到胆寒,每一个人都明白这背后的诱因: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已经征服了投资者的理性,并进一步裹挟了市场的监管层。
期初,有声音称期指已经成为海外机构做空中国的“特洛伊木马”,然而根据中金所公布的持仓数据,股灾发生以来QFII/RQFII仅增仓2121手,且均为套保持仓,这意味着海外机构持有的是股票现货多头头寸。
后来,又有声音称期指成交量巨大并带动股票现货价格下挫。期现价格的唯一联系方式便是套利交易,根据数量小到可怜的融券数据,融券卖出股票并买入期货套利的可能性可谓微乎其微。
最后,所有的疑问终于指向一个不可证伪的老问题:连续暴跌的期指价格影响了多头的士气,带动了现货的下跌。期货和现货,到底谁影响谁?有如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一样难解。
于是,监管层决定从源头消灭问题的根源:将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从一开始悄悄进行的窗口指导,到后来大张旗鼓的讨伐“恶意做空”,整个市场和舆论陷入了一场莫名的战争之中:恶意做空者似乎无所不在、胆大心细、顶风作案,屡屡将期指砸至跌停,甚至IC合约一度创造出骇人听闻的900点贴水。
为了消解做空者令人厌烦的坏消息,大批旨在限制交易的政策迅速出炉,无论是套保者、套利者还是投机者,都遭到了无差别伤害:不仅空单开仓受限,多单同样受限,投资者放弃了交易,市场濒临死亡。
与此同时,股票市场的暴跌却根本没有放慢脚步。
原因很简单,期货为现货投资者提供了“保险”。当期货市场失去功能,现货投资者的唯一理性选择就是第一时间抛掉手头的股票,哪管未来洪水滔天。那砸在期指跌停板上贴水900点的巨量空单,便是股票现货持有者最悲怆的哀鸣,他们正在求救!
此情此景,有如一场经典的希腊悲剧:在逃避厄运的路上,与厄运迎头相撞。
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必须承认:蓬勃发展的中国资本市场,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都已经超出了绝大多数投资者所能理解的范围,即便是专业投资者也概莫能外。能够将现货、期货、期权、ETF等市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的专家已经堪称国士无双。
在信心比黄金还要珍贵的当下,奄奄一息的期指市场正在让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幼稚病,而这场危机,也必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成人礼。(编辑 简俊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