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伊世顿贸易“马甲”下的期指舵手: 曾有深厚高频交易背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作者:王丹 2015-11-03 08:28:5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仅用了不足700万元的本金,却在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上非法博得了20多亿元收益,是谁有这么大“本事”?又是怎样做到的?这些疑问,让伊世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世顿”)这家此前从未公开露面的贸易公司瞬时进入了公众视野,并成为舆论焦点。

11月1日,从公安部传出消息,经过3个多月的缜密侦查,公安部指挥上海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了一起以贸易公司为掩护,境外遥控指挥、境内实施交易,作案手段隐蔽、非法获利巨大的涉嫌操纵期货市场犯罪案件。

据称,涉案公司是一家注册在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的伊世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世顿”),目前其总经理高燕、业务拓展经理梁泽中,以及涉案的相关方华鑫期货公司的技术总监金文献等均已被依法批准逮捕,涉案资金也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冻结。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了解到,伊世顿将高频软件远程植入托管在中金所的服务器或是通过“快速通道”实现,而伊世顿中涉案的两位外籍人士此前有深厚的高频交易背景。

远程高频快速通道之谜

据悉,伊世顿是两位境外人员Georgy Zarya(音译扎亚)和Anton Murashov(音译安东)于2012年9月在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以美元出资注册成立的一家国际贸易公司。高燕等人交代:受扎亚、安东的指使,为规避中金所相关规定,而先后向亲友借来个人或特殊法人期货账户31个,供伊世顿组成账户组参与股指期货交易。

安东及其境外技术团队设计研发出一套高频程序化交易软件,远程植入伊世顿托管在中金所的服务器,凭此操控、 管理伊世顿账户组交易,该账户组通过高频程序化交易软件自动批量下单、快速下单,申报价格明显偏离市场最新价格,实现包括自买自卖等大量交易,还利用保证金杠杆比例等交易规则,以较小的资金投入反复开仓、平仓,使盈利在短期内快速放大。

今年6月初至7月初,就在证券期货市场大幅波动时,伊世顿交易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等股指期货合约,卖出、买入开仓量都在全市场位居前列。

除了警方提供的信息,近两日,市场对于案件中提到的一些细节也十分关注,如伊世顿如何实现将高频软件远程植入托管在中金所的服务器等。

11月2日,有期指交易的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个案件的关键点之一在于“快速通道”,如果伊世顿只是和其他高频参与者一样,利用飞马技术,把主机托管在中金所报盘机处于同一位置的数据机房,从而把交易延迟降到最低,那么交易上并不一定构成违法违规。但若是它的交易速度优势来自于通过与期货公司等内部人士合作,从而跳过交易前置或其他正常交易步骤来直连中金所,就是触犯法律法规了。

而从调查情况看,伊世顿很可能是后者。

上述专业人士进一步解释说,不管什么级别的投资者,一般只能通过期货公司自己的接口机,经过期货公司的核心风控系统,再到期货公司和中金所的风控系统,进入核心主机进行撮合交易。而直连则是少部分客户集合在某些网段,然后租用中金所席位直连进去,或者找一家小型期货公司直连进去。

警方查明,伊世顿公司账户组平均下单速度达每0.03秒一笔,一秒内最多下单31笔,且成交价格与市场行情的偏离度显著高于其他程序化交易者。据统计,仅6月初至7月初,该公司账户组净盈利就达5亿余元人民币。

对此,专业人士的解释是,大多数高频交易策略都是采取双开模式,即开多单的同时开空单,中间一般有盈利性价差,不过很小,然后,交易者用委托刺探上下价格,寻找机会扩大差价。

涉案人员曾有高频交易背景

根据警方提供的信息,伊世顿是扎亚和安东先在香港各自成立一家公司后,再用这两家香港公司在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以美元出资成立的,全名为“张家港保税区伊世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两家公司股东分别为VULKAN CAPITAL ADVISERS LIMITED和QUANTSTELLATION INVESTMENT MANAGEMENT(HK) LIMITED,注册资本为50万美元,注册地在张家港保税区纺织原料市场1405A室。

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探知了解,这一地址为虚构地址,该公司真正的办公地点应该是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1038号2806室,也就是梅龙镇广场28楼,但已是人去楼空。

至于该公司的人员构成,工商资料登记有五人,除了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扎亚;董事安东,他也是技术管理人员外,还有总经理ELENA SUKHINA、董事OLGA MINASYAN和监事AMIR ALIEV。

警方现已查明,扎亚和安东此前分别供职于欧洲的投资银行和期货公司,从事证券期货交易工作。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从职场社交网站Linkedin上可查找到,与“George Zarya”和“Anton Murashov”同名的两个人,分别任职过俄罗斯金融市场最大的经纪商之一,BCS集团旗下Prime Brokerage;以及在Innovation科技公司担任过商业开发总裁,负责开发高频交易的解决方案。

(编辑:巫燕玲,邮箱:wuyl@21jingji.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