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作为市场的基础架构,在欧美成熟市场已经取得了共识,但其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美国“八七股灾”后,股指期货遭遇了较大的非议,但最终得以正名。
1987年10月19日,华尔街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股票崩溃。当日,道琼斯股票指数下跌了508点,跌幅达22.6%,市值损失5030亿美元。标普500指数期货12月份合约暴跌80.75点,以201.5点收盘,跌幅高达28.6%。股灾发生时美国股指期货刚推出5年,市场对于股指期货功能的质疑非常猛烈,一时间,对衍生品市场的害怕和不信任占据了主导地位。
1988年5月,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美国众议院就1987年股灾举行的听证会上,肯定了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作用。他指出:“衍生品市场发展到如此之大,并不是因为其特殊的推销手段,而是因为给衍生品的使用者提供了经济价值。这些工具使得养老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可以进行套期保值,并迅速和低成本地调节头寸,因此在资产组合管理中衍生工具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也肯定了期货的价格发现作用,指出人们通常会因为看到期货市场对于新信息的反应速度比现货市场要快,而认为期货价格的变动导致了现货价格的变动。但这是由于在期货市场调节组合头寸的成本要显著低于现货市场,并且可以迅速实现建仓造成的。格林斯潘的这次演说被视为长久以来股指期货经济作用争论的终结,最终结论是股指期货是确实有效的金融工具,能够发挥控制风险,发现价值的作用。
1991年,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顿·米勒再次为股指期货正名。以其为首的独立工作小组经过大量详实的调查,认为1987年的股灾和1929年的股市“崩盘”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宏观经济问题累积以及股票市场本身问题导致,不是由股指期货市场引起。莫顿·米勒在报告中指出,股指期货是标准化的风险管理工具,且由交易所或清算所充当中央对手方,透明度高、流动性好、信用风险低、监管严格,股指期货不是导致股灾发生的罪魁祸首。
经过了“八七股灾”的淬炼,股指期货在美欧市场的质疑基本消失,此后的几个大事件更是让人们看到了期指的作用。例如“9·11”事件无意中反映出市场对于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认可。“9·11”事件发生后,美国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均暂停交易一周。9月17日恢复交易之后,股票市场与期货市场均大幅下挫,标普500指数期、现货周跌幅均超过10%。但与股票市场因恐慌难以成交不同,股指期货的交易量与持仓量均大幅度增加,说明在极端条件下市场参与者对风险管理工具需求强烈。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股指期货的避险功能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9月15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芝加哥期货市场迷你标普500指数期货主力合约交易量从前一交易日的256万手激增至399万手,18日交易量更达到601万手,承受了大约3600亿美元的抛盘,对于分流股市抛压、缓解美国股市崩盘式下跌作用十分明显,客观上起到了稳定市场的重要作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