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3400点之上 两融市场将如何演绎?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7-11-14 09:22:4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上证指数3400点之上 两融市场将如何演绎?)

高风险偏好资金还在持续活跃。截至上周五,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达到10230.76亿元,续创22个月新高。与此同时,主要市场指数大多重入高位运行。不过相比指数“牛气冲天”,市场微观层面却在分化,前期热点以及强势股走势加速背离。在此背景下,两融增量与指数上涨之间的正反馈关系接下来能否延续,决定了短线市场方向选择。而当前大盘3400点之上,融资客都在“玩什么”,恰好为投资者提供了提前布局、预判热点变迁的“窗口”。

两融余额迭创新高

截至上周五收盘,两融余额报10123.94亿元,改写22个月新高纪录。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已经连续8个交易日位于万亿元大关之上,沪综指同期也走出“五连阳”强劲行情。

对于大盘10月底展开的最近一轮调整而言,两融主力对市场的强烈看多预期,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修复部分投资者悲观预期的作用,随着风险偏好重新上移,11月6日起沪综指开启一轮声势浩大的连涨行情,令指数重回3400点之上高位。

在前期“五连阳”的基础上,昨日沪综指再接再厉,盘中一度触及3449.16点,创出今年三季度反弹以来新高,收盘报3447.84点;昨日深成指也共创新高,盘中摸至11714.98点,收盘报11695.00点。创业板虽未能突破前期创下的1927.02点阶段纪录,但收盘时已经收复1900点整数位。

伴随前期“失地”逐渐被覆盖,这轮以短线反弹为契机的指数普涨能否无缝切换为新一轮冲关攻势,是当下很多投资者共同关心又最想获取答案的问题。

毫无疑问,两融增量是近期大盘连阳行情的重要缔造者。一方面,从时间上来看,两融余额的回暖时点要早于大盘企稳回升,彼时沪深两市正持续遭遇主力资金大举净流出,两融增量的入场对场内人气的维护以及热点的推动意义重大,成为大盘之后展开反弹的起点;另一方面,11月以来,踏着两融余额连续站稳1万亿元台阶的步伐,沪深两市量能也出现阶段性放大,表明近期指数重回3400点过程中,融资增量是当仁不让的做多核心力量。

每日融资买入额是衡量融资多头力量多寡的重要指标。而近两周来,单日市场融资买入额始终维持在500亿元上下,与10月中上旬相比有显著提升。上周五,这一金额更达到616.06亿元,环比增加104.80亿元。整体看,融资客做多大方向暂未发生动摇。

隐忧乍现

不过,随着两融余额跨越万亿元大关后提速上行,中原证券提示,两融余额激增后市场回调风险值得警惕。

一方面,11月以来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的个股分别是京东方A、中国平安、平安银行、科大讯飞和中信证券,具体金额为18.87亿元、15.85亿元、9.69亿元、6.68亿元和6.49亿元;中国建筑、兴业银行、恒瑞医药、科力远紧随其后。但从上周个券融资净买入情况看,中国平安替代京东方A的榜首位置,京东方A则滑落至第二位,而榜单上非银金融与银行的个券数量大大增加,TMT中的龙头股科大讯飞也持续出现在前十名中。个券位次变动大幅变动,意味着前期遭到融资客一致看好的强势品种,其预期开始发生松动,部分两融资金调仓换股已经“在路上”。

另一方面,从行业层面看,电子、非银金融、医药生物、银行板块是融资客加仓最不手软的领域。根据相关统计,在此期间,申万电子、非银金融、医药生物、银行板块分别获得41.62亿元、34.86亿元、25.50亿元和19.22亿元融资净流入;与此同时,有色金属板块则是融资撤离的“重灾区”,区间净流出金额为9.84亿元,显著高于排在其后的纺织服装板块1.07亿元净流出水平。但从涨跌幅来看,电子、非银金融、医药生物等均是这一时期行业指数涨幅较为靠前的板块,前期加仓两融资金由此已经获得不菲的短线收益,落袋为安、锁定利润需求亟待释放。一旦兑现心态成为两融市场主流,接下来两融余额能否继续创出新高自然备受考验。

综合而言,无论是在总量规模上,还是个券和行业层面,随着大盘和两融余额双双步入高位,其旧有运行逻辑已然遭遇挑战,只不过目前这种变化还处在“量变”阶段,尚难迅速扭转两融资金做多的大方向。分析人士进一步认为,鉴于两融增量与指数上涨之间的正反馈关系是10月底以来市场重拾升势的关键,一旦二者关联松动或者瓦解,当前的反弹很难说是否还能继续推进。

余额增速或放缓

从场内格局来看,与大盘上一次站上3400点不同的是,此次重返3400点时市场赚钱效应明显弱化,场内热点和个股呈现较为显著的“冷暖不均”迹象。

一是主要指数普涨的同时,行业板块大面积分化。以昨日为例,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出现上涨的板块仅有15个,涨幅居前的钢铁、建筑材料、银行指数分别上涨2.78%、2.50%和1.50%;与之相对,跌幅居前的商业贸易、综合、国防军工板块分别下跌1.46%、0.77%和0.56%。不管是涨跌板块数量和涨跌程度,强势品种和弱势品种之间的“鸿沟”都较前期更加泾渭分明。

二是个股层面,此次指数连续反明显然是以赚钱效应弱化为代价的。11月以来,随着指数上行,市场赚钱效应节节萎缩,市场逐渐陷入“赚指数不赚钱”怪圈。如昨日全部A股股票中,出现上涨的仅有1376只,占比仅为四成,几乎是11月以来最低水平。而这种分化格局演绎到极致的结果就是,强势股获利筹码雪崩,市场进入新一轮洗牌过程。

而两融资金本身具有短期性和杠杆的双重属性,“助张杀跌”的双刃剑效应势必放大行情波动幅度和频率。从这个意义上判断,余额创出22个月新高之后,融资客是否还会不顾投资回报和急剧放大的风险继续加仓,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