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A股的原因竟然是“钱多” 哪些资金正积极入市?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吴晓婧 2018-03-13 08:48:0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一家大型券商近日推出了一款私募FOF产品,聚集了6位明星私募基金经理,受到投资者的热捧,据了解,销售规模已经接近50亿元。在这种情况下,专业投资能力就显得弥足珍贵,因此,各路资金大量涌入公私募基金,借道机构投资者入市。

(原标题:看好A股的原因竟然是“钱多” 哪些资金正积极入市?)

随着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近期A股市场“赚钱效应”明显。

沪上一家管理规模超过5000亿的公募基金总经理直言,看好未来市场结构性行情,最重要的逻辑就是“钱多”!

种种迹象表明,各路资金正借道基金涌入A股市场。2018年以来,短短2个多月时间,“爆款”公募基金的新发规模已接近千亿。与此同时,一些绩优私募基金规模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个别绩优私募基金一年多时间发行了100多只产品,目前已出现规模超过700亿的私募基金。

市场预期也趋向于一种新的共识,即A股有望走出中期“慢牛”格局,但机会并非人人都能把握。在这种情况下,专业投资能力就显得弥足珍贵,因此,各路资金大量涌入公私募基金,借道机构投资者入市。

爆款公募产品热销近千亿

统计数据能够告诉你,今年的“爆款”权益产品有多热销。

据数据统计,截至3月12日,在短短2个多月时间,今年以来偏股型基金募资总规模已经超过千亿,10多只爆款产品就募集了超过900亿。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有14只偏股型基金发行规模超过20亿元,其中,9只偏股型基金发行规模超过40亿元。“吸金”能力最强的有兴全合宜混合A、嘉实核心优势股票、华夏稳盛混合、东方红睿泽三年定开混合、华夏行业龙头混合等基金,首发规模分别达到了327亿元、89.12亿元、78.17亿元、71.06亿元和63.84亿元。

上述基金“上柜”发行首日,就受到了投资者的追捧。其中,兴全合宜混合A、嘉实核心优势股票、东方红睿泽三年定开混合以及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仅认购一天就提前结束募集。

此外,据了解,一些绩优产品也出现了明显的净申购。一家基金公司渠道人士坦言,考虑到产品规模过大,基金的管理难度会上升,因此对部分产品进行了限购,每天每户申购上限为一千元,即便是这样,每天也有上亿的资金涌入。

绩优私募基金规模大幅增长

热销的不仅仅是公募产品。

据了解,一些绩优私募基金规模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据第三方基金销售渠道人士透露,目前已经出现了规模超过700亿的私募基金,而旗下产品几乎全是权益类。

一家大型券商近日推出了一款私募FOF产品,聚集了6位明星私募基金经理,受到投资者的热捧,据了解,销售规模已经接近50亿元。

据悉,多数渠道都主推大私募的明星基金经理,2017年以来,一些业绩优异的私募基金规模大幅增长,例如,高毅资产一年多时间发行了100多只产品,今年以来发行了40多只产品。景林资产2017年以来发行了60多只产品,今年以来发行了15只产品。

此外,多家中型私募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近期均收到了银行委外的资金。一家规模近30亿的私募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银行不仅给了我们2个亿资金,还打电话催我们建仓。”

一家规模在10亿以上的私募基金总经理坦言,今年以来已经陆续收到了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的委外资金,接下来还将参与几家银行的委外竞标。

专业时代彰显“业绩为王”

2017年以来,缘何公私募基金屡现“爆款”产品?在沪上一家基金公司董事长看来,这和时代的背景密不可分。他认为,基金行业的各方参与者已经呈现出全方位、系统性的变化。

“投资者、基金公司、销售渠道、资本市场以及监管方等五方面共同推动基金业进入了专业时代。”在他看来,在这个阶段,行业回归本源,意味着基金的品质,变得更为重要。

“爆款”产品的出现,和投资者的成熟以及销售渠道的专业提升密不可分。以往投资者喜欢追逐“风口”,如今投资者会更倾向于购买长期业绩优异的基金。另一方面,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部分销售渠道也在走向成熟,以往是什么热销就卖什么,如今会精选好基金,关注公司治理结构、团队稳定性、投研实力以及中长期业绩等。

上述基金公司董事长判断,上述两股力量,会加速行业内公司的优胜劣汰,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未来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

行业变迁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A股市场的变化。上述基金公司董事长认为,A股好公司比原来更多,估值也更为合理。随着市场监管越发严格,净化了市场环境,也促进了资本市场规范发展。上述变化,使得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更偏向于基本面的价值投资。

“爆款”基金背后,对于机构投资者的能力要求无疑更高。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坦言,一些价值蓝筹股估值修复基本到位,今年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明显高于2017年,此外,市场的波动性也在增加,未来专业投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也更考验资产管理机构的长期管理能力。

不过,多位资深基金经理认为,市场的预期在趋于一种新的共识,即A股有望走出中期“慢牛”格局,但机会并非人人都能把握。在这种情况下,专业投资能力就显得弥足珍贵,因此,各路资金大量涌入公私募基金,借道机构投资者入市。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